【前沿速递】科学认识流感
PUBLISHED: 2018-06-26  930 total views, 2 today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我国北方地区,每年通常在冬春季出现流感活动高峰,不同年份流行强度呈现波动特点。季节性流感病毒主要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乙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和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

2017年11月份起,北京市流感活动度出现上升趋势,尤其是12月份以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近期仍处于高水平,与我国北方省份流感疫情高发态势情况一致。近期以乙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流行为主,今年导致流感病毒高强度活动的原因是流感病毒优势株近年未在北京市流行过,人群(特别是幼儿园、小学生)对该病毒易感性高。

目前北京市流感活动强度上升幅度已呈现减缓态势,且流感集中发热疫情已有所下降,预计随着寒假和春节的到来,人群聚集性减少,北京市流感活动强度将会明显降低。因此,全市发生流感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不大,总体可控。



流感的传染源包括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近距离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由于流感病毒变异较快,存在反复感染的可能性。65岁以上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易出现并发症。

流感一般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一般来讲,流感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流感为自限性疾病,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重症病例可导致慢性基础病加重,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心脏和神经系统损伤等并发症。

出现高热或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鼻咽拭子流感病原快速诊断可以作为初筛方法,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可以作为确诊的金标准。抗流感病毒治疗应及早,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好,推荐口服奥司他韦或吸入扎那米韦。

预防流感最为有效的措施是接种流感疫苗,还应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的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或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Author
曹彬
+ Author Profile

曹彬,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呼吸内科专业),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部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感染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北京感染病分会常委。

担任“国际流感和呼吸道病毒感染学会(ISIRV)”委员;《Clinical Respiratory Journal》杂志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编辑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通讯编委。2014年获第十五届吴杨奖,第一届树兰医学青年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年获第十四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2010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项目资助。


Contact Us